10个常用的DeepSeek提示词
10个常用的DeepSeek提示词框架及案例说明,具体如下:
1. 角色设定框架
核心:明确AI的角色和专业性
模板:“你是一位有着[年限]经验的资深[角色],请帮我[任务]。”
案例:
> 提示词:
> “你是一位有10年经验的健身教练,请为我设计一份适合上班族的减脂计划,包含饮食与训练内容。”
效果:答案将具备专业深度,贴合目标人群需求。
2. TASTE框架
核心:结构化任务、受众、形式等维度
要素:
- Task(任务)
- Audience(受众)
- Structure(结构)
- Tone(语气) - Example(示例)
案例:
> 任务:写一篇“数据隐私重要性”的科普文;
> 受众:普通互联网用户; > 结构:问题引入→原因分析→建议结论;
> 语气:友好易懂;
> 示例:模仿《纽约时报》科技专栏风格。
3. 四步提问法
核心:背景+任务+要求+补充
模板:
> 背景:我是新开的咖啡馆店主;
> 任务:制定开业促销方案;
> 要求:预算1万,吸引大学生;
> 补充:店铺位于大学城,主打精品咖啡。
案例:
> “我是一家儿童书店店主,需要七夕节亲子活动方案,预算5000元,要求互动性强且有文学元素。”
4. 分步骤提问框架
核心: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多轮对话
案例:
> 第一步:“请解释什么是机器学习。”
> 第二步:“列举机器学习的应用场景。”
> 第三步:“分析制造业的典型应用案例。”
5. 格式指定框架
核心:明确输出格式要求
模板:
> “请以清单形式列出5条健康建议,每项不超过20字。”
案例:
> 广告文案生成:
> “撰写3条小红书文案,每条突出一个生活场景,添加emoji(不超过3个)。”
6. 反向PUA框架
核心:通过质疑或批判激发深度思考
技巧:
> 提问前要求AI自我反驳或论证缺点
案例:
> “请先列出10个反对理由,再给出新能源车推广方案。”
7. CO-STAR框架(家庭教育场景)
要素:
- Context(背景)
- Objective(目标)
- Style(风格)
- Tone(语调)
- Audience(受众)
案例:
> 背景:5岁孩子做作业分心;
> 目标:设计专注力训练方案;
> 风格:科学严谨; > 语调:鼓励性语言;
> 受众:家长。
8. ALIGN框架
要素:
- Aim(目标)
- Level(难度级别)
- Input(输入条件)
- Guidelines(规则)
- Novelty(创新性)
案例:
> 目标:撰写可持续发展政策分析;
> 难度:适合高中生理解;
> 输入:全球变暖数据;
> 规则:禁用专业术语;
> 创新:结合最新气候变化趋势。
9. 说人话模板
核心:简化抽象内容,增强通俗性
提示词:
> “请用以下规范输出:语言平实,举例说明,禁用文学修辞,分点陈述。”
案例:
> 抽象问题:“如何提升认知水平?”→ 优化后:“用日常学习场景解释如何高效学习。”
10. 六定模型(复杂问题专用)
要素:
- 定角色、定背景、定目标
- 定方法、定结构、定基调
案例:
> 角色:兼具心理学知识的HR;
> 背景:互联网公司员工流失率高;
> 目标:设计员工留存方案;
> 方法:调研+数据分析;
> 结构:问题→原因→对策; > 基调:冷静客观。
总结:根据场景选择框架,简单问题用“四步法”或“角色设定”,复杂任务用“TASTE”或“六定模型”,需批判性思考时用“反向PUA”。